
丹東丹銀礦冶有限責任公司
丹東丹銀礦冶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丹銀礦冶),主營業務:井下探礦、礦石開采和含金礦石的選礦加工處理,位于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楊樹村境內。礦區四周環山,相鄰沈丹線、沈丹高鐵和沈丹高速,與203省道相連結,交通方便。
丹銀礦冶成立于1995年8月2日,由北京鑫達金銀開發中心、遼寧地質勘查局、原青城子鉛礦(現丹東青城子礦業有限公司)合資經營,2000年10月25日,北京鑫達金銀開發中心將股權劃歸中國有色沈陽公司,由沈陽公司、遼寧地質勘查局、丹東青城子礦業有限公司三家控股;2005年10月21日,遼寧地質勘查局與遼寧安泰有色礦業公司簽署轉讓協議,并授權委托其經營。2005年10月24日,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沈陽公司將眾鑫達金銀開發中心50%股權劃分給遼寧省有色地質局。2006年2月13日,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沈陽公司和遼寧有色地質局將各自擁有的34%和33%股份轉讓經遼寧安泰有色礦業有限公司,并于2006年3月15日完成股權變更;2007年3月13日,丹東青城子礦業有限公司將持有的33%股權轉讓給遼寧匯寶有色礦業有限公司。同年3月17日完成變更手續。丹銀礦冶股東單位變為遼寧安泰有色礦業有限公司占67%,遼寧匯寶有色礦業有限公司占33%。2007年11月14日,遼寧匯寶有色礦業有限公司將持有的丹銀冶33%股權轉讓給遼寧安泰有色礦業有限公司。2007年11月30日完成變更,變為遼寧安泰有色礦業有限公司獨資經營。
據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出具的《丹東丹銀礦冶有限責任公司(金礦)礦石儲量年度報告(2015年度)評審驗收備案證明》(遼國土資年儲備字[2016]090號)確認,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,礦區內保有資源儲量(122b+333)礦石量1,567.6千噸,其中:金金屬量9,591.78千克、伴生銀金屬量16,499.84千克。
作為具有厚重歷史的老國營企業,丹銀礦冶傳承了先進技術及管理的優長,注重培養和選拔人才,擁有碩士、本科、大專以上學歷45人,其中地質、測量、采礦、選礦、機電、自動化等專業技術人員35人(具有高級、中級、初級以上職稱),形成老中青科研梯隊,為國測黃金礦山生產建設輸送了一批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。以科技創新為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,致力于企業的創新發展。與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、吉林冶金研究所、沈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、遼寧地質勘查總院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,不斷優化采、選工藝,企業取得多項研究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,其中含砷含碳微細粒包裹難選礦石技術,選礦回收率、金精礦品位、精礦富集比指標在國內同類型礦石選礦企業位于前列。采礦采用全面法、房柱法,采空區實施充填,采場頂板錨桿支護,有效減少貧化損失,提高生產作業安全性;選礦采用二段一閉路破碎→二段磨礦分級→一粗(含快浮)、四掃、二精浮選流程→精礦脫水。部分關鍵環節采用先進設備和自動化裝置,企業整體裝備設備水平、生產效率大幅得到有效提升,有8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,2017年公司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為國測黃金的持續發展、提升企業形象作出了貢獻。